【南方+】韶關樂昌馬蹄收獲忙,地上莖成難題,科技特派員來支招(2023年1月13日)
媒體鏈接:
時下正是馬蹄收獲的季節,在韶關樂昌市北鄉鎮的馬蹄種植地里村民正忙著在土里刨“金”。
據了解,馬蹄畝產球莖可達4000斤,同時每畝可產干的地上莖400斤,當地農戶曾用地上莖飼喂水牛來提高水牛產奶量,而目前地上莖因不能焚燒又未作飼料等其他利用,成為北鄉鎮政府亟待解決的難題。近期,駐鎮幫鎮扶村的韶關學院敬思群教授科技特派員團隊用科技力量為北鄉鎮政府、當地馬蹄種植戶解決了這一難題。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科技特派員團隊在實施“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駐鎮幫鎮扶村項目”一年來,以馬蹄種植土壤改良(解決土壤板結問題)、馬蹄全株資源綜合利用為2022年度幫扶工作的重點。在北鄉鎮黃坌村、茅坪村試驗田實施生物菌肥已經取得顯著效果,幫助當地馬蹄畝產量由4000斤提高至4400斤,增產10%;馬蹄球莖感官性狀規則飽滿,整體長勢優于非實驗田的。
針對目前赤松茸市場需求大的情況,經該團隊調研發現,赤松茸是一種中低溫草腐菌,韶關地處廣東北部山區,冬春季溫度相對較低,平均最低溫度13℃,平均最高溫度23℃,此溫度范圍非常適合赤松茸生長。同時,該團隊對馬蹄地上莖化學成分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馬蹄地上莖含蛋白質11.2%、粗纖維26.0%、礦物元素豐富(其中錳126mg/kg、鉀2.46×104mg/kg、鈣3.22×102mg/kg、硒0.0796mg/k、鈉631mg/kg、鐵429mg/kg、鋁732mg/kg、鋅25.2mg/kg、銅4.37/mg/kg、鎳3.64mg/kg、鈦20.9mg/kg),馬蹄地上莖還含有總黃酮含量0.42%、茶多酚1.4%,可作為優質飼料和食用菌培養基料;該團隊以馬蹄苗作為赤松茸的培養基料,已于1月3日完成赤松茸鋪料播種,目前菌絲逐漸產生,等待出菇。
據科技特派員團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韶關樂昌北鄉鎮、樂城鎮、廊田鎮、長來鎮和始興頓崗鎮等是馬蹄主要產區,目前有2.3萬畝種植面積,該團隊的生物菌肥實驗、馬蹄苗種植食用菌有望得到示范推廣,馬蹄資源高值化利用局面即將形成。